测试技术学报

测试技术与理论研究

  • 高射速火炮驱动系统功率测试方法研究

    李笑娟;曹卫平;张磊;

    驱动系统是外能源火炮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射速火炮由于射速高,在射击过程中,要求驱动系统提供的功率相当大.目前所采用的功率测试法为间接测试法,测试误差大,不能满足驱动系统的研制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集负载模拟、转速变换、扭矩检测、功率分析于一体的直接测试法及系统.负载模拟用于恒定负载的产生、控制等;转速变换用于驱动系统与负载转速相匹配;扭矩检测用于扭矩信号的获取;功率分析仪用于扭矩、功率等参量的测试.经验证,所述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够满足被测对象的高转速、大功率、快速启动、快速制动等测试需求.

    2011年05期 v.25;No.89 37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8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自动测试系统完全计量的研究与实现

    尤海鹏;高运征;罗超;庄伟伟;

    针对目前自动测试系统计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自动测试系统完全计量的新概念,自动测试系统的完全计量是指考虑影响自动测试系统技术指标的所有因素,全面计量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评估、传统仪器的计量检定、虚拟仪器的计量校准和专用模拟器的计量测试,并详细论述.可以在各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中推广应用,对于提高自动测试系统的装备计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5期 v.25;No.89 382-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运动参量校准装置系统的研制

    孙琪;陈以方;孙运强;鲁旭涛;

    针对运动参量测试设备的校准需要,研制了一套双曲柄连杆耦合运动装置,配合两套变频调速的伺服电机进行运动控制,产生大范围可调的动态位移、速度、加速度,精确测量出其动态参量值.由4通道高速采集卡和工控机完成全程运动参数的记录和运动误差的信号处理.重点介绍了机械结构、变频系统和信号测量系统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共轭的超前反馈控制算法和基于相位比较的测量方法,速度、加速度的测量误差在1%以内.系统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高.

    2011年05期 v.25;No.89 386-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ARM9平台下基于嵌入式WINCE的扭矩二次仪表开发

    韩勇;

    介绍了一种ARM9平台下基于嵌入式WINCE的扭矩二次仪表开发,该仪表利用ARM9系列高性能RISC的运算能力与WINCE系统的稳定性和易开发性,能够通过触摸屏方便地设置扭矩测试参数,能够实时显示扭矩值和曲线,智能地记录下扭矩的特性值,并且能够将数据长时间完整地保存在优盘中.

    2011年05期 v.25;No.89 391-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7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iSCSI的软件RAID的小型企业网络解决方案

    张丽杰;侯俊英;许刚;

    iSCSI作为SCSI的网络解决方案,通常利用硬件RAID卡将多块磁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一个磁盘组,提供数据冗余的存储方案,现广泛用于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等的信息系统,但此方案的成本较高.本文使用iSCSI的软件RAID,将几个独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接,充分利用网络和磁盘资源,组成一个GB级的分布式存储,实现低成本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对此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对此方案应用于小型企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方案完全可用于小型企业,同时可推广到中小学校和家庭用户.

    2011年05期 v.25;No.89 394-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6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GEP的模拟电路系统辨识技术

    王俊亚;陈棣湘;潘孟春;

    根据模拟电路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辨识,其数学模型是基于模型的装备快速测试方法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模拟电路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基于R-square的适应度函数、基于精英主义和轮盘赌算法的选择策略,采用部分映射、启发式变异算子,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的模拟电路系统辨识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实现.与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对比,该方法不仅能够辨识电路系统的参数,而且还能辨识系统的结构.实验表明,通过设置适当的辨识精度,可以得到与理论模型一致的系统模型.

    2011年05期 v.25;No.89 400-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8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星载分离相位中心方位多波束SAR方位向非均匀采样

    范强;刘树立;

    星载分离相位中心方位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可同时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本文进行进一步分析指出,该技术会产生方位向非均匀采样,并最终可导致虚假目标产生.提出了几种消除方位向非均匀采样影响的算法.通过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指出,滤波器组法是最为高效的一种算法.

    2011年05期 v.25;No.89 406-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12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信号检测、算法与仿真

  • 阶跃阻抗谐振器结构的双频差分天线

    马润波;张文梅;

    提出了一种采用阶跃阻抗谐振器(SIR)结构设计的同轴馈电双频差分天线.天线具有对称结构,其传输线模型包含两个谐振单元.通过对谐振单元的简化和分析,证明了谐振单元类似于标准的1/4波长SIR,并导出了谐振单元的电长度和阻抗比与双频天线工作频率的关系.依照该方法设计了一个2.4/5.2 GHz的双频差分天线,同时用模型仿真的方法优化了天线的馈电位置.所实现的天线尺寸为28.2mm×23.5 mm,相当于0.4λ×0.33λ.通过制作和实测,天线工作在2.38 GHz和5.11 GHz,对应的增益分别为1.9 dBi和6.6 dBi.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阶跃阻抗谐振器设计双频差分天线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2011年05期 v.25;No.89 414-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23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FPGA的网络通讯流量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谭会生;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网络通讯流量模糊控制器的实现方法.根据一个基于缓冲管理模式和模糊逻辑的网络通讯流量模糊控制器模型,提出了系统总体实现结构和模糊化、模糊推理和去模糊化模块的实现方法,给出了Verilog HDL程序实现结果,包括功能仿真结果、逻辑资源消耗和系统最高时钟频率.为了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系统结构设计中采用了流水线技术和并行技术,并采用了专门设计的乘法器和除法器.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控制器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和程序设计的正确性,系统的最高时钟频率达273.22 MHz.本系统可以应用于ATM和IP网络的流量控制,修改后也可应用于智能交通控制.

    2011年05期 v.25;No.89 42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0K]
    [下载次数:6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阻容类表面贴装元件的炉前检测算法

    吴晖辉;张宪民;

    针对阻容类元件在结构光下的特征,提出了一种炉前检测算法.利用设计的一种差分算子,提取元件的差分,对差分值作积分投影,然后定位元件位置并提取元件几何特征;引入元件的颜色特征,实现了对阻容类元件缺件、偏移、歪斜和错件等缺陷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满足检测系统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2011年05期 v.25;No.89 427-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6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时间驱动簇头选择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

    柳平;石中华;吕金风;

    非均匀分簇能有效解决由多跳路由引起的"热区"问题,但现有非均匀分簇算法在簇头选择时消耗大量能量.本文提出了基于时间驱动簇头选择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它的核心是在簇头选择阶段,节点广播成为簇头消息的时间与其剩余能量成反比,广播半径为其竞争半径,并由节点广播半径构造出大小不等的簇,因此降低了算法消息复杂度以及节省了节点能量.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和EEUC算法比较,该算法能有效地均衡网络节点的能量消耗和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2011年05期 v.25;No.89 434-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7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简支梁结构损伤分析

    罗裴;

    分析了简支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建立了该结构损伤前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计算了简支梁结构在未损伤、一个损伤、两个损伤和三个损伤状况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重点研究了不同损伤状况对它们的影响.发现损伤裂纹可使简支梁结构的固有频率降低,且其降低幅度随裂纹深度增大而增大,但不同位置的裂纹所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模拟计算结果对简支梁结构损伤的检测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5期 v.25;No.89 440-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22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种新型组合窗及其在模态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李永军;马立元;王天辉;赵广宁;

    为了解决数据截短及常用窗函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角窗和Poisson函数的组合窗.该组合窗能够取得较窄的主瓣,并且无边瓣,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频域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方法中,为解决数据截短给傅里叶变换带来的问题,采用了该组合窗.为验证其有效性,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组合窗的采用,提高了模态参数辨识效果.

    2011年05期 v.25;No.89 445-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发动机螺旋进气道的参数化设计及数值模拟

    韩君;苏铁熊;王家雄;周磊;许俊峰;郭一平;

    介绍了发动机螺旋进气道的正向设计方法,提出螺旋进气道设计的关键参数,描述了螺旋进气道各部分的构建过程,探索出一种基于对数螺线的螺旋进气道的设计方法.使用Pro/E软件建立螺旋进气道的三维实体模型,实现螺旋进气道的参数化设计.使用Fire软件对螺旋进气道内的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螺旋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和涡流比.采用气体流动迹线直观地展示空气在螺旋进气道和缸内的流动状况,可以为螺旋进气道的改进设计提供指导.

    2011年05期 v.25;No.89 450-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20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

  • 基于平稳小波/Contourlet域非线性扩散的印章图像去噪

    吴一全;侯雯;张晓杰;陈丹;

    在印章鉴别系统中,正确鉴别印章的前提条件是得到高质量的预处理图像.提出了分别将平稳小波变换、Contourlet变换与各向异性扩散相结合的印章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平稳小波/Contourlet分解,然后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分别采用自适应对比度扩散和全变差扩散,最后重构图像.给出了实验结果,并与现有的小波阈值收缩和全变差扩散结合的方法、基于改进的Contourlet变换的自适应对比度扩散方法的图像去噪效果进行了主观视觉上的比较,同时也依据均方差(MSE)、峰值信噪比(PSNR)等评价指标作了定量分析,且对比了各算法的运行时间.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去噪效果更为优越:不但抑制噪声的能力更强,而且能够更好地保留印章图像原有的边缘特征.

    2011年05期 v.25;No.89 45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4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各向异性扩散和纠正探测值的PET图像重建

    王红红;桂志国;

    针对如何抑制正电子发射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中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化后验估计(maximum a posteriori,MAP)算法,该算法将耦合反馈(coupled feedback,CF)模型和各向异性扩散(anisotropic diffusion,AD)模型结合起来应用在MAP算法中.在重建图像过程中,用AD模型对上次迭代重建的图像进行去噪,根据去噪后的图像用CF模型得到纠正信息,再用此纠正信息更新有噪声的探测数据.模拟实验的结果证明,对于PET重建,该算法降低了重建图像的噪声,同时有效地保护了重建图像的细节与边缘.

    2011年05期 v.25;No.89 461-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光电信息与传感器技术

  • 基于FPGA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接口设计

    纪龙蛰;单庆晓;

    介绍了新型MEMS加速度传感器SMB380在加速度测量中的应用,完成了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系统接口设计,用VHDL语言编程,利用FPGA的普通I/O口模拟I2C总线规范的信号时序,实现FP-GA与SMB380的数据通信,并通过RS-232串行接口将数据送入PC机,利用C++Builder进行操作界面软件设计,实现了实时数据的图形化显示.

    2011年05期 v.25;No.89 46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16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